戴護膝,護關節?
轉載至 戴護膝,護關節?
2012-03-20 21:03
前言:
二○一二年開春就創下美國NBA籃球賽神話「哈佛LIN」,大家都注意到他在每一場比賽中,左腳上都戴著一副長型深籃色護膝套。可是,以他的年紀而言,究竟是帥氣表現或是其他原因呢?
一般而言,許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家,在公園裏活動時,常常會在膝蓋、腳踝套上昜有保護作用的護套。那麼,林書豪的護膝究竟有什麼不同呢?
「護套有什麼原理?」
現代醫學認為,當膝關節過度磨損,或軟骨組織修復能力退化,造成發炎脹痛現象時,醫生就會建議患者「讓膝關節多多休息」。休息的方法包括戴上護膝以維持關節穩定度,盡量不爬樓梯,以避免軟骨組織因為不當的拉扯而延誤癒合。
保護膝關節的護套原理,就是利用彈性繃帶的束縳作用,在可能需要經常多量的使用膝關節時,有限制其活動範圍的目的,(註:關節的活動量少,其軟骨組織,耗損的機會相對減少,哈佛LIN就是在2011年左膝受傷,才必須在復健後戴上護套。)因此可以肯定的說:「護套就是利用彈性繃帶的束縳作用,讓膝關節行動不便。」
學習(模彷)是人類的本能,盲目的學習更是本能到不行。例如,很多人看到明星選手是戴著護踝、護腕、護肘、護膝的護套上場,似乎就會有種「戴護具者比較專業的錯覺,馬上跟著廣告瞎起鬨,這些人跟本搞不清楚狀況,沒有問題的關節常戴著護套,會有壞處,會出問題!因為,當護套提供下肢關節的支撐力時,腿部的肌群相對的不必太發力氣,就能夠維持膝蓋的穩定,長期下來就會因缺乏自體訓練而退化。(註:古代婦女裹小腳就是很典型的惡例。)
所以在此奉勸沒有膝踝關節軟骨磨損與修復問題者,即使在慢跑、跳舞等較大量使用關節時,也不需要為了預防軟骨磨損而戴護套。況且在運動時穿戴護套,根本無法完全避免運動傷害,因為它通常是外力撞擊才會造成。(註:一般的護套絕不足以抵抗外力撞擊,除非像曲棍球等的專用護套,才能抵擋一定程度的傷害。)
至於哈佛LIN腿上綁的護套,到底具有什麼功能?其實,它只是能夠增加運動表現的機能衣,僅能在大量運動中減輕肌肉的負擔,運動員就比較不容疲勞。
「護套款式,功能不一!」
膝踝關節酸痛時,多數的人會先買護套戴,其實有些膝踝酸痛只需熱敷與休息,有些可能需用葯物與物理治療,但是前述任一項都必須經專業診斷再決定。臨床上最常發現不常運動的人,突然動作超過肌力負荷量,就會造成膝踝周圍韌帶肌腱組織受傷,雙腳有「卡卡」的緊繃感。這時候可以先調整運動強度,按摩,並加強膝踝周圍肌力訓練,其效果絕對強過穿戴護套。
但是若您已經過專科醫師診斷,並接受專業醫師的建議關節必須護套,您可依以下三種款式自行選購:
一、成型式護套:屬於最傳統的護套,它完全覆蓋住關節部位,可以固定並支撐整個關節,適合關節問題較輕微者,亦可作為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的保暖作用。另有些加強型會在兩側按裝金屬條或鬆緊帶,適用於膝蓋內外側受傷時,以提供較大的的支撐力,可避免膝關產生過度移動或脫位。
二、開洞式護套:它除了具有基本護套功能外,並在臏骨部位開口以便減少護套對臏骨所造成的壓力,以及加強臏骨的固定,可減少因移動所產生的摩擦。這類型護套特別適用於臏骨軟化症、臏骨移位等……患者。此外,像是慢跑選手、爬山、健行者,亦都很適用。
三、束帶型護套:這類型呈束帶狀固定在膝蓋凸出骨下方的腱上(又稱為臏骨加壓帶),它能減少運動時肌腱被強力拉扯,使肌腱獲得適度的休息。適用於臏骨肌腱炎(俗稱跳躍膝)的患者,如藍球、田徑、自行車選手、以及較頻繁跑、跳、縱的選手。
因此,一般人若擔心運動時可能傷到膝、踝關就必須注意以下四點:
一、運動時一定要穿著運動鞋,最好選購有氣墊或軟墊具有緩衝功能的款式。
二、絕對避免在堅硬的水泥地上慢跑或快跑。
三、做屈蹲動作時,應該要以膝關節的自然彎曲度為極限。
四、每日應多強化鍛鍊股四頭肌、腿後側肌群,可減少膝關節的負擔。
結論:
多數人以為護套的支撐力愈強裹覆面積愈大,才能發揮出最好的功能。其實,支撐力愈強,就代表活動受限度愈大,更容易造成肌力減退。而且若是尺寸太小,於穿戴後,小腿肚有腫脹的感覺,或是有腳麻、冰冷、膚色變白紫,就表示護套已經妨礙下肢血液循環。因為,你的身體是最好的反應證明。只有能夠自然的伸展關節,才是血液循環無礙的關鍵。
請記住!下肢關節腫脹發炎的元凶就是脊椎歪斜。自然療法主張下肢關節病變,治療要從調整脊椎、坐骨開始。這可是一個人體關節維護的大工程,僅僅靠數片護套,就能痊癒。可能嗎?電視媒體的廣告名詞「護膝?」用台語說說看?
閱讀更多: http://everyone-health.webnode.tw/news/%E6%88%B4%E8%AD%B7%E8%86%9D%EF%BC%8C%E8%AD%B7%E9%97%9C%E7%AF%80%EF%BC%9F/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